广西苍梧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流体演化及来源示踪
详细信息   
摘要
广西苍梧社垌矿床是大瑶山隆起南侧新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该文重点对其中的石英脉型矿床进行了研究,依据脉体穿插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将成矿过程划分为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石英‐白钨矿‐辉钼矿阶段、Ⅲ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以及Ⅳ石英‐方解石‐萤石阶段,其中Ⅱ和Ⅲ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均一温度逐渐下降(第一阶段550→370 ℃,第二阶段370→330 ℃,第三阶段330→210 ℃,第四阶段190→150 ℃),流体密度逐渐上升(0.61→0.72 g/cm3→0.82→0.94 g/cm3),盐度先升后降(第一阶段5.86%~8.55% NaCleqv,第二阶段4.49%~43% NaCleqv,第三阶段0.53%~46.37% NaCleqv,第四阶段0%~12.85% NaCleqv)。激光拉曼成分分析显示,社垌石英脉型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但是该体系的流体成分在成矿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反映第Ⅰ阶段以氧化环境为主,(Ⅱ、Ⅲ、)Ⅳ阶段则为还原环境。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来自于岩浆水,后期大气降水的加入导致矿质发生沉淀。此外金属硫化物的δ34S组成(-3.8‰~+1.7‰)平均为-0.46‰,接近于零值,也表明为岩浆来源。引起矿质沉淀的主要原因是流体混合导致的温度下降等环境条件的改变。总体而言,社垌石英脉型钨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钨钼等多金属成矿与区内加里东期岩浆作用密切相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