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海虎头崖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控矿因素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十分复杂,成矿‐控矿因素仍不明,已成为制约找矿突破的瓶颈。鉴于此,作者对该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侵入岩年龄及地球化学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Ⅵ矿带二长花岗岩LA‐MC‐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17.5±1.1) Ma(MSWD=1.4)。Ⅵ矿带和Ⅱ矿带二长花岗岩钾、钠含量均较高,w(K2O)大于w(Na2O),分异程度较高,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向右缓倾斜,强烈富集LILE,中等富集HFSE,贫Ti、Ba,具有后碰撞阶段岩石的特点。成矿受侵入岩岩浆源区、演化方式,地层,构造,以及岩体与围岩接触方式的综合控制。源区具有地幔物质贡献的Ⅵ矿带二长花岗岩,成矿作用较强,主要形成近接触带矽卡岩型和远接触带矽卡岩型Cu‐Pb‐Zn多金属矿。而壳源特征为主的Ⅱ矿带二长花岗岩成矿能力较弱,主要形成矽卡岩型Sn、Mo、Fe等矿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