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蒋庙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南京蒋庙侵入岩体的主体为辉长岩‐闪长岩,并伴有少量的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其形成于(118±1.1) Ma,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最晚的一次岩浆活动。岩石地球化学资料表明,在岩浆上升及结晶过程中无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蒋庙岩体的εNd(t)值为-0.49~-2.29,介于DMM及EM之间。简单二单元混合计算表明,其源区中有较高比例的软流圈物质加入。综合其它年龄资料,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可分为3期:早期为151~133 Ma,中期为131~126 Ma,晚期为125~118 Ma。中生代时期该区总体处于板内伸展的构造环境,经历了岩石圈拉张、软流圈持续上涌的地幔过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