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探方法在种桃岭金铜矿区的找矿效果
详细信息   
摘要
种桃岭金铜矿区,矿化类型分含金蚀变型和铜铅锌矿化蚀变型。含铜蚀变千枚岩的视极化率最高,[WTBX]η[WTBZ]s=110%,视电阻率最低,[WTBX]ρ[WTBZ]s=800Ωm,其电性特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含金蚀变千枚岩的视极化率为92%,视电阻率为全区最高,[WTBX]ρ[WTBZ]s=2 382Ωm,但变化范围较大,主要是导电矿物颗粒结构不同及矿化强度不均匀所致。区内的含矿地质体与围岩、岩脉等有明显的电性差异。测区属低山丘陵区,处于亚热带气候,植被发育,残坡积层也发育,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为主,易以离子存在的元素,在B层土壤中可出现贫化现象。微量元素在蚀变岩石中的Au和As的变化范围大,平均值高,这对金的富集成矿极为有利。通过对区内1/1万激发极化测量、视电阻率测量和次生测量,并对有望地段钻探验证在预测部位见铜金矿体。总结出[WTBX]η[WTBZ]s、Au(Cu)异常反映金(铜)矿(化)带空间位置;1/1万次生Au异常可直接指示找金矿;据[WTBX]η[WTBZ]s曲线特征可预测矿化体的产状。(程耀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