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石家铺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详细信息   
摘要
石家铺子金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辽吉裂谷北部边缘、太古宙地体与中元古界老岭群接触部位附近,出露地层有下元古界集安群大东岔组、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及花山组。岩浆岩在矿区不发育,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产于珍珠门组第三段白云质大理岩、千枚岩接触部位,严格受北西向层间破碎蚀变带控制,矿体规模受矿化蚀变带宽度、蚀变强度制约。矿体呈透镜状,产状与地层一致,呈NWSE向展布。矿体沿走向厚度、品位均有变化。矿石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等,主要元素以Au为主。自然金以不规则粒状、片状和条带分布于硅化石英与方解石粒间、黄铁矿裂隙中。矿石类型有褐铁矿型——氧化矿石和黄铁矿硫化物型——原生矿石二类。矿床分两个成矿期(热液期和表生期)三个成矿阶段,矿床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等,蚀变具有分带性,主要是岩性所致。同位素研究表明矿床属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层控破碎蚀变带蚀变岩型金矿,矿床形成于印支或燕山早期。成矿模式可归纳为矿源层形成、老岭运动、燕山期成矿。(王海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