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现代构造应力场
详细信息   
摘要
利用哈佛全球矩心矩张量解数据和许忠淮认为1920~1999年可靠的中国大陆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了中国西部及邻区活动地块边界带上现代构造应力场。通过对FMSI反演程序多次的输入和检验,得到了边界带上的应力场。边界带上最大主压应力σ1轴绝大多数近水平。在90°E以西的中国西部大陆及邻区,σ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SN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σ1轴水平方向基本上为近NE向;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σ1轴水平方向绕喜马拉雅构造东端顺时针方向旋转。最小主压应力σ3轴倾角呈两极分布,西域地块区内活动地块边界带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缘部分段σ3轴倾角较陡,而青藏地块区内σ3轴倾角近水平,所以西域地块区和青藏地块区内东北部相对于其它大部分青藏地块区,有更多的逆冲地震。应力场在同一个边界带具有非均匀性。北天山带、南天山带、西秦岭—德令哈带、岷山—龙门山带和安宁河—小江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小一些,西昆仑带、海原—祁连带、东昆仑带、玛尼—玉树带、澜沧江带和滇西西边界带的非均匀性相对要大,而喀喇昆仑—嘉黎带和喜马拉雅带的非均匀性最显著。由于震源机制解数据的限制,该文给出的是边界带上部分段的应力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