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陆核与陆缘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对比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黄陵和汉南侵入杂岩E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约束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报道分别位于扬子克拉通核部和北缘的黄陵及汉南新元古代侵入杂岩体的E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分析。定年数据显示,黄陵地区的三斗坪、大老岭岩套分别形成于(794±7)和(795±8) Ma;晓峰浅成岩岩套形成于(744±22) Ma,与震旦系莲沱组底部火山岩年龄相同;汉南杂岩体中五堵门岩体形成于(789±10) Ma;天平河岩形成于(863±10) Ma。在扬子陆核和北缘侵入杂岩中还分别发现了≈860和945~931 Ma的捕获锆石。740 Ma的后期热事件同样记录于汉南杂岩体,表明扬子陆块内部和北缘共同经历了790 Ma的峰期中酸性岩浆作用和≈740 Ma的后期强烈热改造事件,具有克拉通范围的性质。与天平河岩体岩性相似、年龄相同的侵入岩体已在攀西多处地区发现,说明空间上860 Ma岩浆作用在扬子北缘和西缘可能具延续性。“晋宁期”具造山性质的构造运动830 Ma开始,于≈790 Ma达到了以壳内物质重熔为主的大规模岩浆侵入事件的峰期,并在≈740 Ma以短期内地壳运动由剧烈抬升向快速沉降的构造转换为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该次研究成果为探讨扬子克拉通新元古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同期全球构造事件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同位素年代学约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