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桂西晚古生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右江盆地构造演化的启示
详细信息   
摘要
桂西田林八渡地区发育晚古生代连续的深水相沉积,该文对其中的硅质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进行了研究。该地区上古生界除鹿寨组硅质岩具有较低的非陆源硅含量Sinon‐ter/Sibulk(%)(平均值为71.8%)及较低的“纯硅质岩”组分(40%~70%)外,其它硅质岩均具有较高的非陆源硅(大于80%)及“纯硅质岩”组分(大于70%),反映其具有较高的硅化程度。除中下泥盆统平恩组底部沉积物的Al/(Al+Fe+Mn)值及非陆源铁的比例Feter/Febulk(%)分别在0.05~0.26和13.1%~14.5%之间,反映其受到热液作用的影响外,其他硅质岩均具有较高的Al/(Al+Fe+Mn)值(0.39~0.81)及Feter/Febulk(%)值(23.1%~186.8%),均为非热液成因硅质岩。中下泥盆统平恩组硅质岩及上泥盆统榴江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0.71±0.07)、(0.81±0.08)和(33.49±1.27)、(36.10±2.05),形成于开阔的边缘海环境;上泥盆统—下石炭统鹿寨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1.09±0.07)和(28.60±1.25),可能形成于受海山或海底高地浊流沉积影响明显的环境;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南丹组和中下二叠统四大寨组硅质岩的Ce/Ce*值及Y/Ho值分别为(0.67±0.08)、(0.73±0.11)和(36.01±1.00)、(32.00±2.25),形成于与开阔洋盆相关的环境。结合右江其它地区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属于古特提斯洋的一部分,其硅质岩的形成环境可能受控于古特提斯洋的形成与演化。右江盆地的裂解至少发生在早中泥盆世,到早中二叠世盆地具有演化为开阔洋盆的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