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大油田多层系复合成藏机理及勘探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姬塬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均已发现了油藏,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108t级的姬塬大油田。姬塬地区发生了多期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湖平面的变化形成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滨浅湖砂质滩坝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姬塬地区烃源岩厚度大,具有强大的生排烃能力,生烃增压产生的过剩压力为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生成的油气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着裂缝型、裂缝—砂体型、裂缝—不整合面型、裂缝—砂体—不整合面型和砂体型等多种输导体系运移成藏,形成了多层系复合成藏的含油局面。储层致密与油气成藏基本同步进行,具有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研究认为姬塬地区具有"生烃增压、双向主动排烃、近源运聚、多种输导、差异聚集"的成藏特征,姬塬大油田的发现得益于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勘探实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