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补给和人工抽水对地下咸水体的影响
详细信息   
摘要
以青岛大沽河下游的咸水污染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砂槽试验,模拟自然补给对地下咸水体的影响,探讨抽水量对地下咸水体的修复效果。在砂槽的观测点测量盐度变化,得到旱季、雨季河流补给条件下咸水体的盐度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模拟间歇降雨、连续降雨方式对咸水体盐度在垂向上随时间变化的影响;模拟人工抽水时抽水量对咸水体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河流补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咸水体的盐度,距离河流越近,盐度降低越大;与旱季相比,在雨季时河流会加速淡水驱替咸水的过程,咸水体的恢复范围也增大;大气降雨入渗可以降低咸水体表层的盐度,影响深度约为10 cm,而且盐度变化在垂向上具有延迟性;2种降雨方式对咸水体盐度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直观来看,连续降雨入渗对咸水体盐度的降低比间歇降雨入渗的效果更为明显;在人工抽水过程中,各观测点盐度是由淡水边界向着隔水边界的方向依次降低的;当抽水量为0.08、0.16、0.24 L·min-1时,咸水修复时间分别为315、165、105 min,说明抽水量越大,观测点的盐度越易变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