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机制
详细信息   
摘要
作者利用矿物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机制。测定墨江金矿床成矿期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结果表明,成矿热液属于NaClH2OCO2SO2-4性质的钠质溶液。矿床是在中性-弱碱性、并具有相对还原性和中等含盐度的介质中形成的。成矿流体中的水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形成。矿化剂主要来源于深部,金来源于海西期超基性岩和金厂组浅变质岩。作者把墨江金矿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归纳为:在喜马拉雅早期的拉张构造背景下,伴随煌斑岩的侵位,S和C等深源组分由深部向浅部运移,加入到原在地壳浅部断裂系统内循环的大气成因贫矿化剂流体中,使该流体转化为富含矿化剂而能大量浸取和迁移金的混合流体。这种富矿化剂的混合流体浸取志留系金厂组富金岩石和超基性岩中的金形成富金的成矿流体,在反迁移条件下,富金成矿流体中的金在合适的构造部位沉淀成矿。(西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