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望峰金矿成矿流体研究及其成因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新疆望峰金矿,产于中天山结晶基底中的韧性剪切带内。围岩蚀变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过程包括3个阶段,从早到晚有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温度分别集中在360~520℃、240~360℃和120~240℃;矿化以第Ⅱ阶段为主。成矿流体的δ18O值变化于15‰~270‰之间,属于变质热液与大气降水热液的混合流体。包裹体成分表明成矿流体来源较浅,但有利于金矿化;CO2/H2O比值多大于0026,也有利于成矿。而包裹体捕获压力表明成矿作用发生在56~12km深度范围,主要发生在19km左右;矿化过程与地壳抬升伸展的过程一致,自然亦与碰撞造山体制的矿化规律一致。因此,古生代末期的碰撞造山作用导致了望峰金矿的形成,冰达坂断裂两侧是寻找望峰式金矿的有利地带。石英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O2光密度(D2)及其与H2O光密度(D1)的比值(D2/D1)普遍较高,指示矿化较强;D2>055和D2/D1026是该区富金样品的标志。(石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