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东北燕山期岩浆活动与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动力学
详细信息   
摘要
晋东北燕山期岩浆活动受区域性构造控制,具有北东成带,带内成区的分布规律,时间上可划分为150~160、130~140和85~127 Ma三个高峰期。岩浆岩可划分为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中细粒‐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和以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等为主体的两大岩石组合,后者与金多金属矿床成矿关系密切。主要岩浆岩为过铝质碱性岩类,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亲和性;成因上属于I型,具同源演化关系。其形成可能与华北板块中生代岩石圈大规模减薄所引发的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相对应,区域金多金属成矿也具有集中分布和多期成矿的特点。在类型上,主要包括斑岩型Mo‐Au矿床、矽卡岩‐热液脉型Au、Fe矿床和爆破角砾岩‐热液石英脉型Au或Cu‐Ag,Ag‐Pb‐Zn等矿床。有时在同一个成矿集中区内可见有多型一体的复杂组合,并在空间上具有明确的元素分带关系;在时间上,150~160 Ma,主要与(二长)闪长岩或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等有关,形成以钼‐金为主的矿化;130~140 Ma,主要与石英闪长岩、石英斑岩等有关,形成大规模金矿化;85~127 Ma,主要与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隐爆角砾岩等相关,形成了强烈的银多金属矿化。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热液主要源自相关的岩浆体系。华北板块中生代发生区域性构造体制转折,岩石圈大规模减薄及在此背景下发生的陆内造山作用是区域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重要动力学机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