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落家河铜矿流体包裹体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落家河铜矿位于中条裂谷东南部的构造‐剥蚀天窗内,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西阳河群安山岩覆盖区下部的宋家山组沉积‐火山变质岩系中。该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空间位置与矿体共生的石英脉中的流体包裹体,以探讨落家河铜矿的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机制。系统的包裹体岩相学观察表明,落家河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按相态主要分为纯气相包裹体(I型)、纯液相包裹体(II型)、富气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III型)、富液相的气液两相包裹体(IV型)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V型)五种类型。矿体上部石英脉中主要为II型和IV型包裹体,矿体下部石英脉中主要为V型和I型包裹体,且两种包裹体紧密共存,体现了沸腾包裹体组合的特征。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原生的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IVa型)具有CaCl2‐NaCl‐H2O体系(IVa1型)和NaCl‐H2O体系(IVa2型)两种流体体系,其均一温度分别为100~208 ℃和151~306 ℃,盐度为10.2%~20.4%NaCleqv和3.4%~15.1%NaCleqv,分别对应矿体上部和下部石英脉,显示出热卤水和岩浆热液两种不同的流体来源。V型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75~300 ℃,盐度达30.7%~38.2%NaCleqv。研究结果显示,热卤水和岩浆热液的流体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是古海水在花岗岩侵入体的驱动下形成对流循环并从火山岩中萃取金属元素形成的含矿热卤水。热卤水在沿断裂通道上升过程中由于降温、减压使成矿物质沉淀;后者主要是从岩浆中分离出的中温中盐度流体,它在到达断裂通道时由于压力骤降发生流体沸腾作用,并产生矿质沉淀。激光拉曼探针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是水,含有少量CO2。结合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热液通道、驱动机制和成矿流体特征,作者认为落家河铜矿可能是一个前寒武纪海相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