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PRD16孔微体生物记录与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重建
详细信息   
摘要
珠江三角洲PRD16孔的微体动物群进行了分析,共发现底栖有孔虫12属24种,介形类9属13种,它们可分别划分为3种生态类型。根据有孔虫和介形类微体动物群的分布特征、并结合岩性和沉积粒度特征,推断PRD16孔研究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1)34 600 cal a B.P.以前为河流相环境,形成了研究区最早的第四纪河床相砂砾沉积;(2)34 600~23 900 cal a B.P.推测为河口湾环境;(3)23 900~7 960 cal a B.P.受末次盛冰期影响,研究区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形成花斑黏土;(4)7 960~2 810 cal a B.P.为全新世大海侵时期,研究区为河口海湾环境,发育以广盐性有孔虫和中盐‐多盐性介形类为主的微体动物群,其间发生了2次小规模海平面波动,受地块区域沉降作用影响,研究区在3 873 cal a B.P.左右水深达到最大,主要有孔虫和介形类属种的丰度达到全新世最高值;(5)2 810 cal a B.P.以来海平面持续下降,研究区由潮坪环境变为河口砂坝,随后河流作用增强,又逐渐变为河流冲积‐潮上带环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