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基本特征及成因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十红滩铀矿床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南部。区内盆地基底岩石为早、中石炭世地层,主要为一套中性火山岩、熔岩、凝灰岩及海相浅变质碎屑岩,盆地盖层主要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辫状河-曲流河相的含煤碎屑岩系;矿体严格受发育于河道砂体中的层间氧化带前锋线控制。区域上层间氧化带颜色以玫瑰红色或浅玫瑰红色为主。矿体形态呈卷状或板状,含矿岩石主要为灰-深灰色疏松和次疏松细-粗粒长石石英砂岩,铀矿石中铀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45%~51%),在较富矿石中(U>01%)有超显微状沥青铀矿、铀石并见少量钛铀矿、含铀Ti、Fe氧化物、含铀锆石以及独居石。全岩Pb同位素测定的主成矿年龄为24Ma。研究认为晚侏罗世后持续干热气候条件下层间氧化带的充分发育,高含氧水在富铀地层砂体中持续向前运移,在富还原剂地球化学障形成铀沉淀富集,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体。(高坪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