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例罕见的高成色自然金
详细信息   
摘要
印度南部尼拉姆伯地区砂金矿床中发现了一例罕见的高成色(985—1000)的自然金。金颗粒外形光滑,呈磨圆状或卷曲状。原生金颗粒大小达200μm。当转到红土时,可达400—700μm。原生脉金颗粒成色在921—975之间,多数较大的在960附近;地表金颗粒成色在982—1000,最高的近于995;砂金的成色水平进一步增大,最大值在995以上,介于985—1000之间。高纯度砂金的成因有两个阶段过程。在热带风化存在酸性饱和氧流体的情况下,金由原生砂脉中位移,搬运并在风化基面上再沉积。高度流动的岩石以及流动岩石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成核作用的结果,结晶生长成红土中的大颗粒和矿块,单个颗粒的环带形式同风化基面Au—Ag的拆离作用有关,经过逐次分批的流体,长时间积累流动岩石而相互交换。在热带气候特有的风化及剥蚀过程中,金粒从红土中游离出来,冲洗降下,进入河流。在水流搬运中沿着尼拉姆伯河谷的酸性河水,通过的淋出,实现了纯度的进一步提高。(苑丽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