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矿石和镍精矿标准物质研制
详细信息   
摘要
我国镍矿石与镍精矿标准物质较少,镍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仅有1个,镍含量较高(4.33%),当前已有的标准物质基本用尽,且国际上尚没有镍精矿标准物质。该文研制了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GNi‐1、GNi‐2、GNi‐3)和2个镍精矿标准物质(GNi‐4和GNi‐5)。标准物质候选物采自吉林省红旗岭镍矿,将样品粉碎至粒度小于0.074 mm,针对样品硫化物含量较高的特点,在样品加工过程中采用低温和球磨机中充满氩气的保存方法,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热量导致硫化物发生氧化,提高样品长期稳定性。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对样品的均匀性进行检验,F的实测值小于临界值,相对标准偏差较小,样品均匀性良好;两年内4次测定的分析结果无方向性变化趋势,统计计算结果显示稳定性良好。19家实验室对此批标准物质进行联合定值,Ni采用经典分光光度法、容量法与重量法测定,微量元素采用ICP‐A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技术测定,依照ISO导则35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研制规范,3个镍矿石标准物质给出了Ni、Cu、S等23种组分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2个镍精矿标准物质的19种组分给出标准值与不确定度,4种组分给出参考值。镍矿石标准物质中镍的含量分别为0.11%、0.33%、1.02%;镍精矿标准物质中镍的含量分别为5.93%、9.01%,形成一个从边界品位、工业品位至镍精矿较为完整的含量系列,能够满足镍矿勘查和选冶对标准物质的需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