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矿床中方解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的成矿流体性质
详细信息   
摘要
利用多金属矿床中不同阶段形成的方解石Fe、Mn、Sr的质量分数及C,O,Sr的同位素特征探讨成矿过程中的流体性质,并尝试对成矿机制及其过程进行定量模拟。分析表明:(1)成矿期形成的方解石中Fe、Mn的质量分数明显增高,大部分Mn的质量分数高于1%,是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的反映,利用阴极发光强度可区分不同期次沉淀的方解石;(2)δ13C和δ18O的联合变化趋势可定性判别方解石的沉淀机制,结合流体中碳氧同位素背景值可对方解石及与之伴生的多金属矿物沉淀过程进行定量模拟;(3)不同成矿区具有特定的87Sr/86Sr值区间,该值可作为区分不同端元流体的有利依据。Sr‐87Sr/86Sr体系可用于蚀变‐成矿体系中的流体/岩石值以及不同来源流体中Sr贡献度的定量计算;(4)成矿过程均伴随有放射性成因锶加入,古老铝硅酸盐是成矿物质的主要母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