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
详细信息   
摘要
利用岩石薄片、包裹体薄片及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了四川盆地东南缘震旦系—下古生界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震旦系—下古生界(下组合)主要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碎屑岩与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储集岩石类型主要为晶粒白云岩、藻纹层白云岩、颗粒白云岩等,以及生物碎屑灰岩。储集空间主要有溶洞(孔),晶间(溶)孔,微裂缝和溶缝等。储集岩基质致密,孔隙度均值在0.98%~2.15%,但局部发育优质储层,孔洞面孔率可达10%。滩相与白云质潮坪相为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相带,是震旦系—下古生界优质储层发育的先天条件。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桐湾运动期表生岩溶作用、热液白云岩蚀变作用及热液硅化作用。其中,热液白云质流体活动时期为早—中二叠世,其可使灯影组储层的晶间孔、次生溶蚀孔隙度在原基础上增加3%~10%;而硅化作用主要导致储层致密,但若硅质重结晶较强,硅质岩可作为天然气的储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