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面波研究云南地区壳幔S波品质因子结构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选取了云南和四川地区62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Rayleigh面波资料,使用相匹配滤波技术从记录中提取基阶面波信号。利用与震源处于同一大圆弧上的两台记录的基阶振型计算出台间Rayleigh面波衰减系数,其周期为10.40~80.64 s,反演出两台之间0~200 km深度范围内的S波品质因子。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地壳Qβ值在20~140之间,整体呈现出低Qβ背景,但其横向变化较为显著。大致以红河断裂为界,其西侧的大部分地区,地壳Qβ仅20左右,并延伸到120 km深处,地壳Qβ这一分布特征与滇西大范围出露新生代火山岩、侵入岩分布相一致,暗示滇西地区地壳与上地幔正处于热活动的状态;小江断裂东侧的滇东块体,南部地区地壳Qβ为140,北部地壳Qβ仅为20,并延伸到深度120 km。另外,滇中块体上的渡口—楚雄一带,地壳上地幔Qβ值为60~100,呈现出高Qβ特征,表明地壳物质是坚硬的,这是由于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的缝合,使该区由裂谷期的拉伸反转为造山期的挤压,导致地壳裂隙闭合,随着时间的流逝,孔隙流体逐渐消失,于是形成了地壳高速层和地表低热流值。云南地区地壳Qβ值在低背景下呈现出了明显的块体分布特征,这一分布特征与地表热流值分布相一致。红河断裂、小江断裂既是构造分界线,同时也是地壳高、低Qβ的分界线,产生低Qβ值的原因可能是大震破裂造成介质破碎,热物质沿深大断裂带上涌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