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南部塔木兰沟组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详细信息   
摘要
满洲里南部塔木兰沟组火山岩主要由橄榄玄武岩、辉石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组成。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火山岩形成于164~161 Ma的中侏罗世末期。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镁含量较低[w(MgO)=1.64%~9.59%],镁指数较小(Mg#=0.26~0.6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6.86~22.29],存在微弱的Eu异常(δEu=0.70~0.93);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K)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P、Ti)和相容元素(Cr、Co、Ni)为特征;锆石176Hf/177Hf值为0.282 691~0.282 740,εHf(t)值为0.67~2.30。综合研究表明:岩浆源区为俯冲板片流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岩浆上升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明显混染,但经历了一定程度的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分离结晶作用。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交代作用流体来自蒙古—鄂霍茨克洋壳,塔木兰沟组火山岩是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造山后岩石圈伸展环境下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