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冈底斯带西段那木如岩体始新世岩浆作用及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冈底斯带西段狮泉河南部那木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其中产出大量基性岩透镜体及暗色微细粒包体,空间上与花岗岩类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该文在详细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狮泉河—札达一带那木如花岗岩及其中基性岩石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那木如岩体主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其SiO2为65%~76%,全碱含量较高,花岗岩中K2O+Na2O=5.50%~8.71%,基性岩石中则4.42%~6.7%。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最高含量为284.8×10-6,最低只有105.4×10-6;而基性岩类最高为120.4×10-6,最低72.48×10-6。两者稀土元素分配曲线均呈右倾平缓样式,花岗岩具有不明显Eu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出花岗岩类和基性岩类具有相似的蛛网分布样式。两者均明显富K而亏损Nb、Ti等不活泼的HFS元素,显示出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趋势。4件花岗岩和基性岩样品所显示的LA‐ICP‐MS法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6.11±0.78)、(45.47±0.4)、(46.7±2.9)和(45.4±1.4) Ma,变化在45.4~46.7 Ma范围内,表明始新世早期(~46 Ma)区域发生了岩浆混合作用。这一时限与冈底斯中、东部岩浆作用时代(40~52 Ma)非常一致,表明始新世早期整个冈底斯发生了规模巨大的岩浆事件,暗示着印度‐欧亚大陆碰撞作用在东西方向上所表现出的同时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