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海相原型盆地的建设与改造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把沉积盆地的演化分为建设期和改造期两大阶段,并提出原型盆地恢复的两项主要任务为:重塑盆地建设期的种种特征(包括盆地边界、沉积环境、大地构造背景等)和研究盆地改造期的构造演化特征。对四川海相原型盆地原始边界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表明,其结晶基底的北界位于秦岭—大别山造山带下,西北界在松潘—甘孜造山带下,西界和西南界大致与三江造山带东缘重合,东南界大致由华南造山带中的吴川—四会—郴州—江山—绍兴断裂通过。 四川海相原型盆地的建设期分为3个阶段:地壳形成阶段(太古代—新元古代中期),边缘裂解阶段(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和聚合扩边阶段(奥陶纪—二叠纪中期);改造期分为两个阶段:陆内张裂阶段(中晚二叠世)和陆内挤压阶段(三叠纪至白垩纪)。四川海相原型盆地在中生代受到周缘几条大型造山带的改造,构造变形由造山带向盆地内部传播。这些造山带活动的起始和终结的时间各有不同,影响的空间范围和变形强度也不尽相同,其中来自东南沿海方向的挤压活动影响范围最大,变形强度在发育厚皮构造的基底卷入带最强,发育薄皮构造的盖层滑脱带次之,盆地中心的宽缓褶皱带(川中隆起带)最弱。 四川海相原型盆地的建设期形成了有利于海相烃源岩的沉积条件(海底火山活动为提高海洋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并为烃源岩堆积保存提供了缺氧环境),四川海相原型盆地的改造期对烃源岩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正面影响包括:张裂活动使海底地貌高差增大,形成有利于烃源岩聚集的缺氧环境,构造稳定带有利于烃源岩的保存;负面影响包括:基底卷入带中的烃源岩会被剥蚀,当前陆带埋深过大时,或热‐构造活动强烈时,烃源岩热演化将进人过成熟阶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