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晚二叠世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古地理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研究区包括四川的南部、贵州的东部和南部、广西的中部和云南的东部地区,在区内选择19个晚二叠世碳酸盐岩煤系剖面,采集98件样品,运用MAT+251质谱仪测定碳酸盐稳定同位素δ18O、δ13C的数值,探讨了其“年代效应”的校正及古盐度与古温度计算问题。结果表明,在兴文、贵阳、金沙、南桐、重庆一线以西的地区,Z值<120,δ13C值明显低于此线以东的地区,但与Schopf给出的淡水石灰岩的δ13C范围(-15‰~-5‰)相比偏高,说明为海陆过渡沉积;而此线以东的地区,Z值>120,δ18O、δ13C均说明为海相沉积,与以前的沉积环境研究结论一致。用校正后的δ18O计算出碳酸盐形成时的介质古温度为148~509℃,且大多在23~31℃,说明当时该区为温暖炎热的气候,与古磁资料显示的当时该区处于赤道附近的结论基本一致。(严寿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