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遗址人牙结石中淀粉粒反映的古人类植物性食物
详细信息   
摘要
甘肃临潭齐家文化陈旗磨沟遗址是一处4 000 a B.P.的墓葬群,规模较大。由于其独特的埋葬制度及丰富的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类型而被评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作者从墓葬编号M187和M194中获得了两个成人个体的3颗牙齿,在不破坏牙齿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法对该遗址中古人类牙结石里的淀粉粒进行了提取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当时人类植物性食物具有多样化特征。牙结石中包括了来自小麦属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大麦属大麦(Hordeum vulgare)和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 nudum)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狗尾草属粟(Setaria italica)、荞麦属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豆类及坚果类等植物的淀粉粒。其中麦类植物、荞麦和粟的淀粉粒数量占到了淀粉粒总量的70%,可能为当时人类的主要植食来源;坚果类、豆类植物也是当时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大量麦类植物淀粉粒的出现,为研究麦作农业在中国的传播路线提供了证据,而且从恢复的农作物种类来看,当时农业具有多样性特征。坚果类栎属(Quercus)、疑似银杏(Ginkgo biloba)淀粉粒的出现,说明采集仍是农业的补充方式之一。陈旗磨沟遗址古人牙结石中的淀粉粒组合,反映了在距今4 000 a前,甘肃临潭一带的齐家文化社会以多样性旱作农业为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但仍存在采集经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