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中的金矿床
详细信息   
摘要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岩中,铁建造中的金矿床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依其容矿岩相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产于碳酸盐相铁建造中的金矿床(以美国的霍姆斯塔克和巴西的莫罗韦洛金矿床为典型);产于氧化物相及其氧化物碳酸盐相铁建造中的金矿床(有坦桑尼亚的格塔山金矿和加拿大的贝尔德莫雷杰拉早顿地区的金矿);产于硫化物相及碳酸盐硫化物混合相铁建造中的金矿床(有津巴布韦的武巴奇奎金矿床);产在铁建造附近,与铁建造有空间关系的金矿(以澳大利亚卡尔古利金矿田、扎伊尔浸染状层控金矿床、巴伯特新康瑟特金矿床为典型)。各类型金矿床有不同的特征及成因模式。含铁建造是其矿质的重要来源。成矿流体来源早期以海水、岩浆水为主,后期为变质水和混合水。矿床成矿模式具代表性的有两种:1同生海水淋滤模式,认为是对流的海水循环作用导致富含金的卤水沉淀而成矿;2后生变质流体改造模式,认为矿是后期含硫的变质流体对含铁建造选择性交代的结果。(司春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