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详细信息   
摘要
乌兰德勒钼(铜)矿床是近几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矿床具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并呈现较为复杂的上下两种矿化形态。上部矿体呈多层脉状、网脉状,赋存于早期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次生裂隙中,辉钼矿呈大叶片状、细鳞片状集合体充填于围岩裂隙或硅化脉两侧;下部矿体较厚大,赋存于成矿母岩即中细粒二长花岗闪长岩、细粒花岗岩与早期石英闪长岩侵入接触带中,构成矿床中的主要矿体,辉钼矿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蚀变类型,钾化(黑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云英岩化与矿化作用密切相关。化探工作显示,成矿元素Mo、Cu、W、Bi元素异常分布面积及强度大,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构成同心环状异常。而高精度磁测表明:与矿化有关的石英闪长岩、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具有强磁性,围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花岗岩则显示无-弱磁性。激电中梯测量显示与成矿有关的闪长岩、蚀变花岗岩具有高极化低电阻率特征,为该区的重要找矿标志。与成矿作用相关的细粒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131.3±1.6) Ma,而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134.1±3.3) Ma,显示该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乌兰德勒钼(铜)矿床的地、物、化找矿标志和成矿时间的确定,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