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骨骼表面人工痕迹的三维数字模型及正投影等值线分析
详细信息   
摘要
古人类遗址中埋藏的动物骨骼化石与古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动物种类组成、骨骼破碎现象和骨骼表面痕迹等反映着古人类环境适应、食物选择、食物加工和文化习惯等多方面信息。目前,国内对出土骨骼表面痕迹研究非常薄弱。国际上对骨骼痕迹现象也主要采用肉眼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等,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大量信息,但均存在有一定缺陷。通过制作痕迹三维数字模型,对骨骼表面痕迹进行多视角观察和测量,并对其使用等值线分析技术,实现了对痕迹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从简单数据测量到任意数据测量的研究,从而有效地分析痕迹性质(痕迹产生原因),以及产生痕迹的工具类型、刃口形状、工具运动方式、工具微磨损形态等。通过对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出土动物骨骼表面痕迹的实验研究,确定了痕迹性质,而且对产生痕迹的刃形、先后顺序、工作方位及痕迹产生过程中刃形的微观变化等,都有较准确的认识。该实验是人们首次对古人类戳刺性痕迹现象进行专业技术分析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