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深部构造特征——宽频地震层析结果
详细信息   
摘要
为了探测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岩石圈结构实施了山东日照到滨洲剖面的宽频带地震探测,于2003~2005年使用REFTERl30‐01型和CMG‐6TD型三分量地震仪(频宽50~60 s)。以10~25 km间距布设了25个台站观测近三年时间,由远震地震层析反演结果得到了华北板块、超高压变质带、扬子板块清晰的P波速度图像。华北板块具有简单的低速体形态,越过郯庐断裂向超高压变质带扩张,并平稳地由郯庐断裂向北延伸直到黄河以北的古城镇。Moho面和岩石圈深度分别为30~35和75~80 km;扬子板块为高速体,界于两者之间的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的平均速度大于两侧板块,剖面上从日照到五莲—烟台断裂范围内除地壳为高速体外,30~60 km深度范围内有一个高速体和一个低速体拼会在一起,构成了超高压变质带岩石圈最突出的构造特征。此高速体应为榴辉橄榄岩等超基性岩组成,它可能属于折返回来又被移动的超高压变质岩组合体,并与华北板块基底直接接触,超高压变质带的下界面深度为60 km。下界面平直,可能意味着正在消退的造山带的山根,或是造山带的下一层Moho面?郯庐断裂带地壳出露的共四条带,比较陡的产状向深部延伸,并逐步向南倾,TLF2~TLF4在岩石圈底界处合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