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铁炉坪银铅矿床矿脉构造解析及近矿蚀变岩绢云母40Ar‐39Ar年龄测定
详细信息   
摘要
河南省洛宁县铁炉坪大型脉状银铅矿床地处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西部,由一组主要的NNE走向陡倾斜矿脉和一组次要的NW走向陡倾斜矿脉有规律地组成。矿脉以条带状、角砾状和晶洞‐晶簇‐梳状三种主要形式多阶段充填而成,按照主要矿脉的矿物共生序列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铁镁碳酸盐阶段(Ⅰ)、烟灰色石英‐贱金属硫化物‐银矿物主矿化阶段(Ⅱ1)和白云石‐白色石英‐粗晶方铅矿‐银矿物主矿化阶段(Ⅱ2)及主成矿后的玉髄‐萤石‐方解石阶段(Ⅲ)。在矿床尺度上,矿脉受成矿前的韧性剪切带制约;在露头尺度上,矿脉利用和切割成矿前剪切带。在各成矿阶段期间,矿脉表现出明显的张剪性和扩容脉特征;从运动学观察可知,容矿构造的运动方向是基本上一致的,主要表现为NE走向容矿构造的左旋下滑运动和NW走向容矿构造的右旋下滑运动。该次研究在铁炉坪矿区的近矿蚀变岩中选取绢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获得坪年龄为(134.6±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35.3±2.4) Ma。这一数据与在同一矿田内蒿坪沟矿脉的绢云母40Ar‐39Ar年龄(134.9±0.8) Ma和蒿坪沟花岗斑岩的锆石SHRIMP年龄(133.5±1.4) Ma极为相近,进一步显示出矿田内成岩与成矿的时空一致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