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尔古纳地块古元古代末期的岩浆记录——来自花岗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大兴安岭北部韩家园镇一带的古元古界兴华渡口群中分布有眼球状花岗片麻岩和条带状片麻岩,以往将其作为兴华渡口群的下部地层兴华组,该次研究表明它们是受变质和变形改造的正片麻岩。采用SHRIMP和LA‐ICP‐MS技术对其中的2件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其中21TW29‐1样品用SHRIMP测得的207Pb/206Pb年龄为(1 837 ±5) Ma,该年龄被解释为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年龄。21TW29‐2样品用LA‐ICP‐MS测得的207Pb/206Pb年龄有(1 741 ±30) Ma和(1 854 ±20) Ma2组,其中1 741 Ma被解释为花岗质岩浆的结晶年龄。21TW29‐2样品的锆石微区Hf同位素测定结果显示其εHf(t)值为-3.9~-8.5,地壳模式年龄为2.78~3.01 Ga,低的锆石εHf(t)值表明其岩浆主要来自古老太古宙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1.8 Ga左右花岗质片麻岩的发现证实,额尔古纳地块存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为该地块的构造属性提供了明确的证据,对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构建区域构造格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