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古陆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扩展证据和机制探索
详细信息   
摘要


     地层、古生物和群落古生态资料记录了一次发生在奥陶—志留纪之交、“江—绍断裂带”西北侧(浙西、浙西北和赣东北隅)海域生物相、沉积相和古地理格局的重大变化。晚奥陶世凯迪晚期研究南区西缘为“怀玉山地”(新名),东南缘为浙赣海;在长坞组沉积早期,从“怀玉山地”向东北方海水加深,已知最深水域在江山—龙游—兰溪一带,海域呈现西南浅、北东深的格局;长坞组沉积中晚期,海底快速抬升,原先的深水域显著变浅甚至海水退出,海面下跌略早于奥陶纪末全球范围的海面下降事件。到赫南特期和志留纪初鲁丹早期,由于“华夏古陆”从东南方进入且快速扩大,该区变成了浅水海湾并滋生了华夏正形贝动物群。海面的大幅度下降、生物群面貌和性质的剧烈变化以及浅水底栖壳相生物的大批迁入,均发生在奥陶—志留纪交界期内,这是与特殊而强烈的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密不可分的。它暗示了当时“扬子”与“华夏”两个地块的构造演化和汇聚拼合过程,并造成了“华夏古陆”随后向西北扩展的强大态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