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马山岩体花岗岩及其包体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白马山岩体主要由印支晚期((209.2±3.8)~(204.5±2.8)Ma)的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LIGs)和燕山早期((176.7±1.7)Ma)的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简称EYGs)构成,前者常含同时代的暗色微粒包体((205.1±3.9)~(203.2±4.5) Ma,简称MMEs);在LIGs和MMEs中还测得一组年龄值为(221.4±4.0)~(226.5±4.1) Ma的锆石(核部)年龄,为该区存在多期次的印支期花岗质岩浆的侵入活动提供了证据。测得一个残留锆石的年龄为(3 010±20.6) Ma,暗示该区可能存在太古代再循环地壳物质。LIGs和EYGs都为富钾、亚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富集Rb、K、Th、U、Ta、Zr、Hf和轻稀土元素,贫Sr、Ba、Nb、P、Ti和Eu,具低εNd(t),高(87Sr/86Sr)i和较老的T2DM(约1.9~2.0 Ga)的特征;它们的不相容元素和REE特征主要受斜长石、钾长石、钛铁矿、磷灰石等分异结晶作用控制,Sr同位素特征主要受EC‐AFC成岩模式控制;它们的源岩主要为早元古代变质杂砂质地壳,熔融反应主要受控于黑云母的脱水熔融作用。LIGs形成于印支晚期后碰撞或碰撞晚期(post‐collision)、挤压加厚的地壳发生局部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而EYGs可能是由印支晚期后碰撞或碰撞后期形成的花岗质岩浆经历了EC‐AFC作用后,于燕山早期在后造山的、地壳拉张裂解的背景下上升侵位形成的。MMEs与其寄主花岗岩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表明它们是同源包体,可能是寄主岩浆发生熔离作用的产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