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麓尖晶石橄榄岩中石榴辉石岩包体的成因矿物学信息
详细信息   
摘要
运用成因矿物学的方法,研究对比了石榴辉石岩的主要矿物组成石榴子石(Prp25-35)和钠质普通辉石(Jd10-25)等。岩石结构显示退变质作用有两期:榴辉岩相退变形成的麻粒岩相矿物组合明显地被角闪岩相所切割。石榴辉石岩的寄主岩是尖晶石橄榄岩类,包括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由于强烈的蛇纹石化,残余的橄榄石(Fo92-93)仅占5%~40%,斜方辉石富镁(En87-93)并有解理弯曲等韧性变形现象。采用Ellis and Green的石榴子石单斜辉石FeMg交换平衡温度计,可计算出石榴辉石岩的FeMg分配系数([WTBX]K[WTBZ]D)为406~528。变质温度t=841~943℃,估算压力p=15GPa,可以推测该橄榄岩体是从深度约60km的地幔,固态侵位于下地壳,而后与之一起隆升到地表。显然,此种石榴辉石岩应属Coleman所划分的A型榴辉岩,它与地幔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榴辉石岩和橄榄岩的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配分形式,说明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当于地幔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玄武岩熔体及其残留体。(点石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