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南大陆边缘演化——对南海形成、印支逃逸与新生代火山活动的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越南大陆边缘是研究逃逸构造和南海演化的关键地区。现有的区域地质构造恢复主要以有限的地球物理数据和陆地地质构造分析为基础,进行单一盆地的研究。该文以最综合的2D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已发表的文献,对这些构造模型进行评价,并提出新的模型。 越南大陆边缘发育一系列古近纪裂谷盆地,形成于印支地块向东南的逃逸。越东边界断裂(EVBF)长约1 000 km,是左旋的哀牢山—红河剪切带(ASRRSZ)的向海延伸,往南延伸至富庆盆地南部,形成SE向的八字形的绥和(Tua Hoa)断裂带。古近纪断层越东边界断裂和湄屏剪切带构成八字形断裂带,容纳了同期主要的左旋线性构造。 晚渐新世,盆地反转,海域出现沿湄屏剪切带右旋走滑,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变质核岩体主体开始隆升。这表明,对应于印度板块向西北运动,西缅甸块体与印度板块有效耦合形成规模更大的陆地,区域引力场出现急剧变化。中渐新世之后,海域越东边界断裂的左旋运动逐渐减弱,最终停止。之后,陆地左旋运动被掸泰( Shan‐Thai)地体内部缩短和顺时针运动所抵消。 由于扩张轴的跃迁,新近纪南海持续向西南延伸和扩张,导致越南南部海域裂谷复活。由于新近纪海域板块逃逸已停止,南海新近纪的张开可看作古南海向婆罗洲俯冲,其后板片拉伸牵引的结果。这个阶段,推测富庆盆地和南昆山盆地沿N—NW向断裂带形成裂谷和右旋转换拉张。裂谷作用和推测的海底扩张持续至中中新世末,尽管最后5~10 Ma扩张速率明显下降。在南昆山盆地和富庆盆地南部,海底扩张的停止表现为中中新世末显著不整合。 新近纪火山作用导致在越南中南陆缘形成火山构造,诱发富庆盆地老断层的复活。海域岩浆活动预示了印支南部陆地与新近纪末隆升和剥蚀事件有关的广泛火山活动的开端。隆升导致海域硅质碎屑堆积速率明显增大,抑制了碳酸盐岩的发育。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