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下游溶解氧变化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陈永灿;付健;刘昭伟;程香菊;朱德军
  • 单位1: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三峡工程;溶解氧;超饱和;变化特性;影响因素
  • 起始页:526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9026;50609011)
  • 刊名:水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0
  • 主管单位:水利部
  • 主办单位: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学会
  • 主编:张建云
  • 地址:南京市广州路225号
  • 邮编:210029
  • 电子信箱:skxj@chinajoumal.net.cn
  • 网址:http://skxjz.nhri,cn
  • 卷:20
  • 期:04
  • 期刊索取号:P490.6144-2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根据三峡工程坝区水域实测数据,分析了水库蓄水以后大坝上、下游断面溶解氧浓度和溶解氧饱和度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水位、流量因素对大坝下游水体溶解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坝身孔口过流水体大量掺气后进入下游河道导致下游水体溶解氧浓度和饱和度显著增加,甚至达到超饱和状态。由于电站过流基本不改变水体溶解氧量,在电站和坝身孔口同时过流时,两种水体掺混后,下游溶解氧量主要受流量比的影响。此外,下游溶解氧量随流量的增加和下游水位的升高而增大。过坝总流量超过35000m3/s,下游水位超过68m以及坝身孔口过流流量占总流量的绝大部分时,需特别重视溶解氧超饱和现象对水生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