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唐烽;尹崇玉;刘鹏举;高林志;王自强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单位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华南;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组合;生物地层序列;地层对比
  • 起始页:505
  • 总页数:18
  • 经费资助:本文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项目(121201061180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层学及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专项研究基金(JB0705);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基金(J07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22);科技部基础研究项目(2006FY120300-2)联合资助。
  • 刊名:地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编:董树文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 邮编:100037
  • 卷:30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06 141-1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美国ISI Web of Knowledge引文期刊、日本科学技术文献数据库(JST)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网站(CSA)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UPD)来源期刊、英国动物学记录(ZR)来源期刊
摘要
华南的新元古代地层(780~542 Ma)保存有许多经典的地层剖面和丰富的宏体化石记录,一直是我国新元古代,特别是南华系和震旦(伊迪卡拉)系地层对比的标准区域。本项研究重新考察了部分重要的标准剖面和化石点,重点采集了近年来开始研究的云南“江川生物群”,贵州江口“翁会生物群”的宏体化石,在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成了最新的研究进展,综合记录了华南晚新元古代地层中的宏体化石特征,组合面貌,据此提出了华南晚新元古代生物地层序列。宏体化石的记录表明在这一时期伴随着显著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生物演化事件,多细胞的宏观后生动、植物普遍出现了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和发育创新,以及生物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复杂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以震旦(伊迪卡拉)纪的三个宏体化石组合为代表:(1) Anhuiphyton-Thallophyca-Paramecia宏体藻类化石组合,(2)Enteromorphites-Doushantuophyton-Eoandromeda-Sinospongia宏体化石组合,(3) Paracharnia-Gaojiashania-Cloudina-Longfengshania宏体化石组合。由于华南震旦纪宏体化石具有较为独特的组合面貌,与国外末次冰期后大量出现的伊迪卡拉型生物群(阿瓦隆生物群,庞德/白海生物群和纳马生物群)如何对比,还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华南地区新元古代宏体化石的南、北方对比问题。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