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环境中污染物运移双点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赵颖;梁冰;薛强;刘磊;王永波
  • 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 单位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土壤水环境;动力学模型;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参数分析
  • 起始页:2574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4041;50574048);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青年杰出人才项目(2006ABB007);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GZ2006-03);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710031Z01)。
  • 刊名:岩土力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编:白世伟
  •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
  • 邮编:430071
  • 电子信箱:ytlx@whrsm.ac.cn
  • 网址://ytlx.Chinajournal.ner.cn/
  • 卷:28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478.06357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院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EI文摘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北省第五届优秀期刊
摘要
在考虑对流弥散、平衡/非平衡双点吸附解吸、微生物降解等情况下,建立了土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模型,并给出了有限差分解。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并对一阶吸附解吸速率常数k和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f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参数k对于土壤中有机污染物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又与非平衡吸附点位所占总点位的比例(1-f)有关:污染后期土壤吸附相的存在,也会起到增加土壤水溶质浓度的作用,且k越大,这种作用越明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