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中部各拉丹冬二长花岗岩体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白云山;李莉;牛志军;姚华舟;段其发
  • 单位1: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
  • 出生年:1964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羌塘中部各拉丹冬花岗岩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地球化学
  • 起始页:217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本文由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编号:200013000135)资助。
  • 刊名:地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
  • 主编:董树文
  • 地址:北京市富城门外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dqxb@hotmail.com
  • 卷:27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 141-1
摘要
羌塘中部各拉丹冬岩体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组成,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0±3 Ma,Rb-Sr等时线年龄为47±0.4Ma,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K-Ar年龄分别为37.1 Ma、48 Ma和45.8 Ma,形成于始新世。岩石富碱高,高钾(K2O> Na20),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以富集LREE、LILE(Th、U等),相对亏损HFSE为特征,(87Sr/86 Sr)i为0.70701~ 0.70724,εNd(t)为6.0~ 4.1,δ180值为8.18%。~ 9.01‰,构造背景为火山弧花岗岩。55 Ma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大范围抬升,青藏高原在经历近南北向挤压缩短的过程中,可能在羌塘地体上产生了平行于主压应力方向的张性构造,导致了各拉丹冬花岗岩体侵位。应为青藏高原隆升在北羌塘陆块所表现的构造热事件之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