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反射面元叠加的应用理论——从共反射点到共反射面元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王华忠;杨锴;马在田
  • 单位1: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64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震勘探;共反射点(CRP);共反射面元(CRS);Normal波;Normal Incidence Point(NIP)波;中心零炮;检距射线;傍轴近似
  • 起始页:137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大庆石油管理局联合资助(49894190-24)
  • 刊名:地球物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48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主编:刘光鼎
  • 卷:47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60.66 141
摘要
共反射面元(CRS)叠加是目前认为最好的生成零炮检距剖面的方式.共反射面元意指地下某一反射点邻近的一个反射弧段,该弧段在时空域内的走时响应称为CRS叠加面,该叠加面可视为反射弧段上各共反射点(CRP)的时空域内走时响应的组合,在一般的共反射点走时关系基础上,引入两种特征波-Normal波和NormalIncidence Point波,就可以在傍轴近似假设下,将CRP走时关系推广到反射点邻近的各反射点,将这些反射点的CRP走时关系加以组合就得到了关于该反射点的共反射面元的走时关系,考察从共反射点(CRP)到共反射面元(CRS)的过渡,这一过程提供了CRS叠加的应用理论基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