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西部罗斯塔格地区断裂特征和活动时代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赵岩;李勇;吴根耀;师骏;李日俊;敬兵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职称: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海米-罗斯塔格断裂带;沙垅断裂带;断裂活动;油气勘探;塔里木盆地
  • 起始页:00795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8-063-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08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 划)项目(2006CB202301)。
  • 刊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王庭斌
  • 电子信箱:oil-gasgeology@pepris.com
  • 网址:http://ogg.pepris.com
  • 卷:31
  • 期:6
  • 期刊索取号:P450.6167-1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部罗斯塔格地区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认为海米-罗斯塔格深部断裂是一条走滑-斜冲断裂,向东随冲断作用增强断裂带变宽,内部结构趋于复杂;其北西走向段以右行走滑为主,起构造变换作用。该断裂在白垩纪—古近纪早期活动,向北冲断,向下收敛于中-下寒武统膏盐层。同时活动的沙垅断裂向南西冲断,深切入基底。海米-罗斯塔格浅部断裂在更新世向北冲断,向下收敛于古近系底部膏盐层。罗斯塔格地区位于巴楚断隆的南界断裂带由近东西走向转变为近北西走向的部位,含油气断裂构造带发育欠佳,油气勘探前景不容乐观。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