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幔源成因CO2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付晓飞;沙威;王磊;刘晓波
  • 单位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73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松辽盆地;CO2;气藏;分布规律;基底断裂;热流体;反转构造
  • 起始页:253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07-02Z-01-01);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115ZG004)
  • 刊名: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6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主编:林学钰
  • 电子信箱:jdxbdxb@jlu.edu.cn
  • 网址:http://www.xuebao.jlu.edu.cn
  • 卷:4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332
摘要
通过深部15s大剖面解译和典型CO2气藏解剖,深入剖析了松辽盆地幔源成因CO2气藏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纵向上CO2气主要富集在营城组火山岩和泉头组三、四段砂岩储层中。与深部热流体(热流底辟体和侵入体)直接相连的、控陷的、控制火山通道的铲式基底断裂控制着CO2气藏呈串珠状分布的特征,断裂走向拐点、端点和侧列叠覆区控制了CO2气出气点。深部热流体是CO2气藏主要的气源。与之相衔接的基底断裂活动导致幔源岩浆充注盆地,同时携带的CO2气释放进入早期喷发的火山岩中形成营城组火山岩CO2气藏。基于控藏断裂多为断陷期和泉头组晚期一青山口组早期活动的基底断裂,推测营城组CO2气藏主要成藏时期为泉头组晚期—青山口组早期。松辽盆地强烈的构造反转发生在明水组末期,挤压应力自南南东向北北西方向衰减的过程中,基底断裂复活形成正反转断层,CO2气从热流底辟体中脱出上运而聚集在反转构造带上,断层式反转构造南部比北部发育,西部比东部发育,因此松辽盆地南部比北部、西部比东部CO2气更富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