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卤虫和黑褐新糠虾存活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孙科;颜天;周名江;何建宗
  • 单位1: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种群数量;存活
  • 起始页:7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KZCX2-YW-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0733006);国家973计划项目(2010CB428700)
  • 刊名:海洋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7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编:侯一筠
  • 地址:青岛南海路7号
  • 邮编:266071
  • 电子信箱:pxzhang@ms.qdio.ac.cn
  • 网址:Http://159.226.158.205
  • 卷:34
  • 期:9
  • 期刊索取号:P226.06 449-22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初步研究了一株米氏凯伦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卤虫(Artemia salina)幼体和黑褐新糠虾(Neomysis awatschensis)的毒性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在较低密度下就能明显减少轮虫的种群数量,24hEC50仅为20个/mL左右;该藻的各组分毒性比较结果显示,只有藻液和细胞重悬液有这种毒害作用,而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破碎液的影响不明显,表明这种毒害作用可能是由于活的藻细胞引起的;在米氏凯伦藻中卤虫和黑褐新糠虾的存活数量也明显下降。结果表明,米氏凯伦藻赤潮可能通过直接影响存活从而对浮游动物产生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