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峰期的主要地质效应和形成动力学探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4
  • 作者:翟明国;孟庆任;刘建明;侯泉林;胡圣标;李忠;张宏福;刘伟;邵济安;朱日祥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物资源重点实验室和岩石圈构造演化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47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华北;中生代;构造转折;动力学
  • 起始页:285
  • 总页数:13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重大知识创新项目(KZCXl-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340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9043207)
  • 刊名:地学前缘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4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霍裕生
  • 地址:北京学院路29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frontier@cugb.edu.cn
  • 网址:http://www.cugb.edu.cn
  • 卷:1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6208-8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华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始于150~140Ma,终于110~100Ma,峰期是120~110Ma,总体上是由挤压构造体制转化为伸展构造体制,由EW向转变为NNE向的盆岭构造格局。但是转折过程有复杂的细节和多次挤压与伸展的转变,边缘与克拉通内部、北缘与南(东)缘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变化。南(东)缘的挤压构造以230~210Ma为主,然后在130~110Ma期间达到构造转折的剧变期。北缘则似乎表现出230~210Ma和180(170)~160(150)Ma两期挤压构造,130~110Ma是构造转折的峰期。盆地的演化有多样性,燕山地区前晚侏罗世时期呈现出北东东向褶皱逆冲带与挤压挠曲盆地带相邻并存的盆山结构;而后晚侏罗世时期呈现出北北东向裂谷盆地与断隆相间的盆岭结构;晚侏罗世后时期则呈现出北东—北北东向盆地与“活动”断隆相间,并受北东东向褶皱逆冲带控制的盆山结构。大别山南北隆升历史完全不同。深部结构的研究表明,华北东部的岩石圈在古生代末期已有减薄表现,在中生代急剧减薄,地幔和下地壳发生大规模置换,至130~110Ma到达顶峰。新生代以来又有加厚的趋势。中生代构造转折不具典型造山带特征,可能与周围块体夹击引发的区域性大规模地幔隆起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