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及勘探前景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谢增业;田世澄;单秀琴;杨威;李剑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单位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 出生年:1965
  • 学历:博士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鲕滩;原油裂解气;沥青;晚期成藏;四川盆地
  • 起始页:31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4);国家“973”项目(2001CB2091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天然气成藏开发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 刊名:石油勘探与开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4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编:戴金星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skykeg@petrochina.com.cn
  • 卷:32
  • 期:02
  • 期刊索取号:P613.06167-9
  • 数据库收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美国石油文摘(PA)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石油文摘(CPA)收录文摘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川东北飞仙关组发现了迄今四川盆地最大的它源常压型细鲕滩气田。根据天然气组分、储集层沥青以及成藏地质条件分析,天然气主要来源于古油藏原油裂解,为富含H2S的干气,H2S的形成与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作用有关。天然气的运移富集受古隆起背景的控制,分布在中三受统雷口坡组区域性膏盐岩盖层之下,气藏形成于受断裂控制的构造圈闭中,有岩性一构造型和构造型两种成藏模式,控制鲕滩气藏规模的两大关健因素是有利沉积相带内经白云岩化、溶蚀次生改造后储集性能极大改善的鲕粒岩和与构造圈闭的有效匹配,属于印支晚期一燕山期聚油气、喜马拉雅期调整定型成藏的晚期成藏类型。岩性一构造型气藏包括罗家寨、渡口河及铁山坡气藏等,主要经历了印支晚期一燕山早中期的鲕粒岩聚油气、液态烃类深埋裂解以及燕山晚期一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流体局部调整、构造控气的成藏过程;构造型气藏包括金珠坪气藏,印支晚期一燕山早中期虽有油气运移,但受储集空间所限未形成大规模液态烃类的聚集,燕山晚期一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形成后由构造控气。鲕滩气藏鲕粒岩分布广,资源潜力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