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1
  • 作者:赵太平;周美夫;金成伟;关鸿;李惠民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出生年:1963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熊耳群;火山岩时代;LP-ICPMS和U-Pb法年龄测定
  • 起始页:326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502028、40072061);香港RGC研究基金资助
  • 刊名:地质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58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编:刘嘉麒
  • 地址:北京德胜门外
  • 邮编:100029
  • 卷:36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06208-46
摘要
分布于豫、晋、陕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1.40~1.85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并将它与蓟县剖面的长城系对比。豫西熊耳山地区马家河组顶部的流纹斑岩和侵入于鸡蛋坪组的辉石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Pb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P-ICPMS)年龄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75~1.95Ga,早于长城系;火山喷发开始于1.95 Ga±,中心可能在豫西的熊耳山或崤山地区,形成豫西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许山组和鸡蛋坪组;大约在1.85 Ga±,火山活动可能以崤山地区为中心呈三叉裂谷系分别向西、东和北3个方向发展,形成覆盖全区的马家河组;末期(1.75Ga±)可能仅在豫西地区形成次火山-侵入岩——辉石闪长岩类。不整合覆盖于熊耳群之上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官道U群高山河组的形成时代相当于长城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