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白垩纪桑日群麻木下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康志强;许继峰;陈建林;王保弟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79
  • 职称: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埃达克岩;桑日群;麻木下组;俯冲消减;冈底斯
  • 起始页:334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4126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0425003)
  • 刊名:地球化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电子信箱:E-mail:dqhx@gig.ac.cn;dqhx@tom.com
  • 卷:38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70.6208-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桑日群火山岩位于冈底斯南缘火山-岩浆弧的中、东段,紧邻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北侧,包括下部麻木下组与上部比马组中的火山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沿冈底斯南缘向北俯冲消减的产物,但是这些火山岩还未见系统的地球化学数据,对其成因也缺乏深入的讨论。通过对桑日群火山岩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识别出麻木下组火山岩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高Sr(平均为977 μg/g),低Y(平均为10.4μg/g)、Yb(平均为0.942μg/g)含量,轻重稀土强烈分异(La/Yb平均为24.8);另外岩石还具有相对低Sr和高Nd的同位紊组成(87Sr/86Sr)i=0.703506~0.704369,(143Nd/144Nd)i=0.512728~0.512778,εNd(t)平均为5.58,显示出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MORB相似的同位素特征,表明其可能来源于新特提斯雅鲁藏布江洋岩石圈的部分熔融。而相对高的MgO(平均为4.38%)、Cr(平均为198μg/g)和Ni(平均为117 μg/g)含量暗示原始的埃达克质熔体在其上升过程中与上覆地幔楔发生了反应。综合考虑新特提斯洋以及冈底斯造山带的演化历史,提出麻木下组埃达克岩可能是在早白垩世时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消减的初始阶段由洋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认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