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粒径谱特征的观测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王振海;张武;史晋森;黄建平;陈艳;闭建荣;张北斗
  • 单位1: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8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职称: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浓度;粒径谱分布;气象条件
  • 起始页:1186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3017)资助
  • 刊名:中国沙漠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王涛
  • 地址:《中国沙漠》编辑委员会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CAIedit@lzb.ac.cn
  • 网址:http://zgsm.westgis.ac.cn
  • 卷:30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2.06141-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采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和环境观测站(SACOL) 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的APS-3321粒径谱仪的连续观测资料,对该地区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和粒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颗粒物浓度年变化呈单峰值型,无论是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峰值均出现在12月,数浓度6月最低,质量浓度9月最低;和其他地区相比,无论数浓度还是质量浓度,均低于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但高于内陆清洁地区。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平均日变化均呈单峰值型,都在上午11:00BST左右达到峰值,下午18:00BST左右达到谷值,但质量浓度峰值出现时间随季节而有所差异。颗粒物浓度的年变化和背景风场主导风向的年际变化有一定关系,而局地垂直风速及水平风向的昼夜转换对颗粒物浓度的日变化有较大的影响。数浓度粒径谱分布特征呈单峰值型,主要集中在0. 673μm左右;质量浓度粒径谱分布特征呈双峰值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 777 μm左右,第二个峰值出现在5.048 μm左右。降水对大于1μm的粒子的去除效果非常明显。当沙尘天气发生时,数浓度和质量浓度与背景天气条件下相比增大了22%和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