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变质地块的回返历史——苏鲁超高压带北界的构造变形与时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2
  • 作者:杨天南;陈文;李锦轶;许志琴;殷秀兰;徐文华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66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超高压带回返;早期塑性伸展;晚期脆性伸展;K-Ar测年;Ar-Ar测年;江苏;山东
  • 起始页:176
  • 总页数:7
  • 刊名:地质论评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36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任纪舜
  • 地址: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geoview@public.bta.net.cn
  • 卷:48
  • 期:ZK
  • 期刊索取号:P\206.8\208
摘要
苏鲁超高压变质地块回返过程中,在其北缘形成伸展型正滑构造带。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两期伸展型变形:早期为高温下的强烈塑性变形,形成宽达2Km的糜棱岩带,长石、石英等矿物被压扁、拉长成长条带状。糜棱岩的递进变形形成收缩褶皱,沿这类褶皱的轴面劈理形成白云母。晚期伸展变形表现为张性破裂,大量的伟晶岩脉沿破裂面灌人,形成位于超高压变质地块北缘的伟晶岩富集带。糜棱岩内、伟晶岩脉富集带内的白云母、钾长石矿物的K-Ar及Ar-Ar测年分析显示,早期伸展变形发生在150Ma之前,而晚期伸展变形发生在100-120Ma左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